书写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评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

来源:《解放军报》2020年2月2日 发布:2020-06-09 09:07:12

作者: 

 

 

作为“轻骑兵”的报告文学,以其“报告”的迅捷和“文学”的敏感,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敏锐的触角伸向时代的最前沿,从时代的大潮之中,从庸常的社会生活之中,捕捉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可贵精神和人性的光辉;从而实现感染人,激励人,引人共鸣和思考的文学使命。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中国作家》纪实版全文刊发时题为《万里瞻天红旗扬》)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通过对王继才这个先进人物的动情书写和立体刻画,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时代楷模。在人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情感模式多元、多向的社会背景下,清晰而有力地回答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普通民兵,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坚守怎样的信念和操守,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怀和情感,应该牢记怎样的责任和使命。作品中的主人公王继才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但心里始终有一个钢铁一样坚定的信念:“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哪怕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更何况这是答应组织的事。只要组织不下命令让我下岛,我就一直守下去,一直到守不动为止。”只是因为对组织、对亲人的一个口头承诺,就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开山岛上默默坚守32年,值得吗?作品用长达14多万字的生动故事求证了这个多解的命题,结论毋庸置疑——值得。因为人活着不仅为了利益和索取,更是为了理想、信念和追求,甚至是无怨无悔的奉献;不仅为了个人的生活,同时还要为了他人、群体、社会和祖国。这正是一个新时代奋斗者应有的价值追求,更是一种值得广泛传播和弘扬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结构复杂、艺术表现手法多样的精品力作。其最突出的就在于能够直面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将人的真情实感、人的命运、荣誉、灵魂、牺牲精神等,通过多样性的艺术手法交织呈现于读者面前。仔细研读,行文中不乏小说、散文、诗歌的各种笔法和技巧,也不乏运用电影、纪录片等影视艺术中常用的典型结构和视角,从而使整部作品具有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品貌。

诸如“时代楷模”等这类人物报告文学的写作,难点在于从平淡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凸显人物独特的风貌、精神和境界,很容易因为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缺乏应有的艺术加工和表现技法而沦为苍白的表扬稿。传统报告文学成功的经典范例是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它曾以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塑造了陈景润这个科学领域的英雄人物。而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不仅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形象,而且写出了他的灵魂和境界。

众所周知,报告文学的文体界限决定了这一体裁的作品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文学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文学;报告则是建立在充分艺术加工和表现技巧之上的报告。这就决定了它的典型性不能来自艺术虚构,只能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开掘、筛选、提炼、概括。这就要求写作者妥善处理“报告”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采访、梳理、文本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要付出大量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认真解析《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可以看出,写作者在文本的开拓和创新上,已经很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真实性和文学性之间的矛盾。

客观地说,32年坚守开山岛的王继才,两个人、一座岛,他的生活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如何从这样的生活里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写作者从人的生存外壳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深入到生活场景的背后,关注人物现实处境,抓住生活本身内蕴的矛盾冲突,将素材的选取与结构一起考虑,围绕“家国情怀”设计了“岛—家—国”这样一个结构。既是一个平衡的结构,也是层层递进的结构。于是,王继才为什么守岛,为守岛付出了怎样的奉献,王继才精神与时代的关系如何,也就一层层体现出来。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写作者采访了王继才所有家庭成员和朋友,通过大量细致的实地采访、考察,建立起由各方人士的原始对话记录、旁观者述说、当事人的行为举止、当时的环境等详尽情况组成的庞大信息库,进而通过一个交叉有效的多层结构,为所有素材创造了足够的安放空间和合适的位置,为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打下了坚实的纪实性基础。

在确保故事真实、可信、逻辑严密的基础上,写作者并不满足于将王继才的事迹简单展示给读者,一味地歌功颂德和赞歌式的“表扬”,而是在作品的文学性上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和功夫,将文学触角伸入到王继才及其家人的内心灵魂深处,进行人性的剖析与探微。注重表现了人性与人情,让读者从写作者朴实的描写中看到了人性中软弱、挣扎和犹豫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光辉一面。在作品中,王继才有过两次请辞,第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功。第二次是1996年,距离王继才上岛已经过去了10年。但是,面对身患癌症晚期的县人武部王政委的嘱托,王继才请辞的话到了嘴边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正是这种正常人的矛盾与纠结,才使得王继才这个人真实可信。正如硬币一定有正反两面,如果只有一面而没有另一面,注定是一枚假币。而事物也注定具有两面性,由此说,作品对王继才这个人物的塑造是立体的、成功的,主人公的心灵史和成长史是真实的、感人的。

如果说,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根系的话,那么,艺术性就是非虚构文体的品格内涵。由于写作者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同时,还从事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创作,所以,散文的笔法和诗意的要素,就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了作品中来,从而使新闻、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要素在《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里得到了有机融合,使文本同时兼有小说的悬念、新闻的简洁、散文的抒情、诗歌的灵动。特别是小说手法的运用,大量使用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巧妙营造戏剧性的冲突场面,成为本部作品的一个突出亮点。在描写开山岛环境恶劣时,作者写道:“那天,如期而至的台风,如同收音机里预报的一样迅速又猛烈。呼啸的狂风在山体与房屋之间的缝隙中,发出尖锐的嘶鸣声,仿佛要将墙体撕裂一般。开山岛上那代替玻璃、用钉子固定在窗框上的两三层透明塑料布,一下子就被吹破了,挂在窗框上飞舞着、抖动着,雨水也立刻沿着墙边‘哗哗’地流淌进来。”“王继才赶忙找出锤子、钉子,拎起王帆盖的被子,冲到窗前忙碌起来。王仕花则带着孩子,慌忙地‘抢救’堆在床上的被子、衣服等御寒物品,一时间,屋里乱成了一团。顺着窗户灌进来、夹杂着雨水的寒风,令孩子们都冻得打着哆嗦。” 这样的描写,是典型的小说叙事语言。环境气氛的营造制造出了悬念和紧迫感,人物置身其中,内心的慌乱、急切、痛苦在一系列不停顿的动作中展现出来,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物平凡命运中的悲壮和坚韧。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的影像化特质。作品中,写作者借鉴电影与纪录片的表达技巧,用立体的思维与角度观察人物,梳理、整合那些个体的经验,“情境再现”,使作品富有画面感。写作者说最开始接受任务时,王继才的形象在他的脑子里也是模糊的。他经常在夜里想,王继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经过越来越深入的采访后,王继才的形象在他的脑子里清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红色文化熏陶和自己的英雄情结,塑造了王继才。写作时,他感觉自己就是在看着王继才在小岛上演绎着那些爱国奉献的故事,就犹如在头脑里“演着一场电影”。作品中在描述王继才亲自为妻子接生时写道:“先到厨房将煤球炉拎到卧室外间,换上新煤球,打开炉门,站在那里发呆了好一会儿。他什么也不想,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听到屋里王仕花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屋外下着瓢泼大雨。狂风把窗框吹得叮哐作响。间或一道闪电、一声惊雷,让王继才看到自己在黑暗中颤抖的双手。” 再如王继才面对岛上突如其来的台风时,“钉好窗户,王继才快速地搓着双手,眼睛在屋内四处扫视了一遍。他看见摆在屋子中间的煤球炉,没有淋着雨,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一个箭步冲向隔壁,那堆在地上的10多块煤球,早湿了大半……”写作者将一幅幅精心剪裁过的画面如镜头语言般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的画面感使人产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形象化、视觉化的文本内容通俗易懂且生动引人,使人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同观看了一场电影。

小说、电影、散文等跨文体语言的交叉、交替运用,使这部报告文学具有了文体样式上的新意。丰富的艺术手法作用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将人的命运和追求,人物灵魂深处最可贵的精神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无论从文本和内涵上,《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都堪称一个报告文学的优秀样本。我们期待着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在题材上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在艺术上有更多的探索,涌现出更多不辜负时代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