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

世界兵学双壁:《孙子兵法》与《战争论》比较

43.00元

来源:300000 发布:2020-05-06 09:39:45

上篇 《孙子兵法》经典谋略

背景 孙武其人其书

一、《孙子兵法》作者之谜

二、《孙子兵法》写作之谜

三、《孙子兵法》奇书之谜

第一章 明划深图的庙算论

一、庙算的立足点

二、庙算的基本内容

三、庙算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谋形造势的形势论

一、形与势的关系

二、谋形造势的妙道

三、势险节短——形与势的融合

第三章 全胜为上的全破论

一、享誉古今的全胜思想

二、全与破的辩证关系

三、全破论的古今传承

第四章 避实击虚的虚实论

一、虚实是衡量军情的多棱镜

二、变化虚实是争取主动的良方

三、避实击虚是选择战机的圭臬

第五章 出奇制胜的奇正论

一、奇正的来源及衍化

二、奇正之变的奥妙及效能

三、出奇制胜的历史传统

第六章 攻守兼备的主客论

一、为客之道贵在速战速决

二、为主之道重在分合之变

三、变易主客,攻守一法

第七章 趋利避害的天地论

一、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二、天时地利,因其所宜

第八章 战胜不复的常变论

一、善战者,务先知常守常

二、善战者,务必知变善变

三、因敌制胜,战胜不复

第九章 因粮于敌的后勤论

一、振聋发聩的“三亡论”

二、“取用于国”乃战前后勤保障的基础

三、“因粮于敌”乃战时后勤保障的良方

第十章 文武相济的治军论

一、富国强兵思想的雏形

二、练兵强军,兵家首务

三、文令武齐,严于治军

第十一章 五德兼备的将帅论

一、“车”“辅”相依的君将关系

二、五德兼备的将帅才能

三、静、幽、正、治的将帅性格

 

中篇 《战争论》精髓要义

背景 克劳塞维茨其人其书

一、少年从军习武

二、投身军事改革

三、驰骋俄法战场

四、熔铸鸿篇巨制

第十二章 史论结合的军事方法论

一、熔炼“纯金属小颗粒”

二、先研究简单的再研究复杂的

三、研究活理论而非死规定

四、剖析战例,以史为师

第十三章 三位一体的战争本质论

一、战争是一种盲目的自然冲动

二、战争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

三、战争是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第十四章 精神首位的战略要素论

一、战略是运用战斗的学问

二、战略五要素

第十五章 尽敌为上的主力会战论

一、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中的长子

二、主力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

第十六章 寓攻于守的积极防御论

一、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一种作战形式

二、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第十七章 以民为盾的民众战争论

一、民众武装是巨大的战略防御力量

二、民众武装的任务及使用原则

第十八章 以力制胜的战略进攻论

一、战略上最重要的原则是集中兵力

二、应该永远打击敌人的重心

三、不能超越进攻的顶点

第十九章 以政统军的有限目标论

一、绝对战争与现实战争的区别

二、根据政治目的确定战争目标

第二十章 智勇兼重的军事天才论

一、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合金”

二、卓越的统帅必须是杰出的政治家

三、军事统帅必须善于思考大问题

 

下篇 世界兵学双璧比较

背景 中外名家论《孙子兵法》《战争论》异同

第二十一章 特色各异的思想基础

一、农战合一孕育的制胜智慧

二、铁血浇铸的兵学基础

三、东西方军事文化的传统

第二十二章 风格迥然的思维方法

一、万流汇聚的兵学思想

二、清浊交融的哲学源泉

三、东西方兵圣的思维差异

四、各有千秋的著述方式

第二十三章 崇尚理性与崇尚暴力的战争观

一、关于战争定位的认识差异

二、关于战争特性的认识差异

第二十四章 谋求全胜与争取战胜的战略思想

一、关于战略目的问题

二、关于战略要素问题

三、关于战略决策问题

第二十五章 注重变化与强调规则的作战思想

一、关于打击目标问题

二、关于兵力运用问题

三、关于战场指挥问题

四、关于战场侦察问题

五、关于战场控制问题

六、关于诡诈之术问题

七、关于进攻防御问题

第二十六章 五德兼备与熔炼“合金”的为将理论

一、关于将帅智力的要求

二、关于将帅勇气的要求

三、关于将帅心理素质的要求

四、关于将帅政治素质的要求

五、关于将帅治军艺术的要求

第二十七章 兵学双璧的思想局限性

一、《孙子兵法》的思想局限性

二、《战争论》的思想局限性

三、辩证认识兵学双壁的思想局限性

第二十八章 各领风骚的不朽兵经

一、流芳久远的兵学瑰宝

二、风靡世界的军事“圣经”

第二十九章 历久弥新的兵学双璧

一、走进现代军事决策的殿堂

二、辉映21世纪的战争智慧

第三十章 关于活学活用兵学双璧的思考

一、学习兵学双壁的辩证思维方法,创新发展当代军事理论

二、掌握兵学双壁的战争观,探索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三、运用兵学双璧的谋略思维,研究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

后记